天气预告背后的故事
主持人:各位来宾,欢迎来到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举办的“科技咖啡馆”,你们都准备好了吗?好。今天很荣幸,我们在2008年的1月份就可以跟大家见面了。上一年我们说过,“科技咖啡馆”在广州可能就不再做,但是很荣幸今天我们又请来了一位嘉宾,可以让“科技咖啡馆”继续在广州做下去。英国在布莱尔做首相的时候已经把气候变化定为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我们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在2007年在气候变化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中学生?没有吗?我们在38所中学里面举办了一个叫做“酷派气候”活动,很多学生用他们很有创意地创造了一些环保活动,其中八十五中就把自己的试卷全部收集起来,全部贴在学校的外墙,其中60分、100分,不及格全部都贴出去,给大家树立环保的意念。另外一个比较大的项目是我们在正佳广场举办了“酷派气候”活动,其中有很多来自英国设计师设计的跟环保有关的作品,有没有同学去看过一些有趣的展览?
那么,再说说今天晚上的具体进程。首先,由我们的嘉宾,来自英国的一位朋友,我稍候介绍他,他会给我们做一个关于天气预报的专题讲座。然后,我们会玩一个游戏,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你们桌面上有一些绿色、白色的装饰呢?其实这就是今天我们会玩游戏用到的一个道具,所有参加的朋友都有奖品。然后,到了一个提问的环节,最后我们会评选出提出最佳问题的朋友,送出一份精美的礼品。
在开始之前,我还想介绍一下,我们“科技咖啡馆”全国的一个合作伙伴——光大银行。光大银行赞助我们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各个地方的一些“科技咖啡馆”的活动。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光大银行天河支行的两位理财专家,亲临我们的现场。大家如果有什么理财方面的需要,可以向这两位专家咨询,他们也发了一些资料在你们的手上,大家可能都意识到2008年股市或者资金的市场变化,其实它像天气预报一样反复无常,如果有需要可以咨询我们的理财专家。
下面正式介绍我们的嘉宾,可以看到我的手上有很多纸,因为他的经历很丰富,我随便用一段话来读给大家听一下。他是1961年到1963年作为英国皇家空军的观察员在德国工作,他广阔领域的事业开始于1972年,转入伦敦气象工作中心,成为英国BBC的气象预报主播员,他在1990年10月份出席了天气股市并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天气节目中出现,向观众展现神秘的报道背后的情况。那么,我们的嘉宾在退休以后,现在是指标有限公司的主任,最主要的是,他在1995年的元旦获得了不列颠OBE荣誉勋章,有没有听过英国很多勋章,这个OBE勋章是一个相当高的荣誉,下面我们有请资深天气报道员Bill Giles。
Bill Giles:谢谢对我的介绍,非常高兴来到这里,我刚刚从北京来到广州,在北京,那里的天气非常非常寒冷,来到广州,看到四周有棕榈树,看到这里的天气如此宜人,感到非常高兴,同时我也不想再回到北京了。今天晚上我的讲话主要是分成三个部分,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BBC是怎么样进行天气预报工作的,我会介绍一下在BBC各个频道里面,我们每一天上百次的天气播报是怎么样进行的,然后给大家看一段录像,这段录像比较特别,因为今天晚上声音没有那么大,非常安静。第三个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怎么样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特别是怎么样突破气象学预报气象变化,当然很多人对此事有疑问,他们说你连明天的天气怎么样都说不准,怎么预测50年以后的气候变化,我们可以向你解释怎么样做到这一点。
我们现在看看BBC气象预报的工作是怎么进行的,在BBC广播公司有一个气象办公室,这个气象办公室专门向BBC的广播公司派出播报员,实际上我们知道如果让气象专家做天气播报,他们不一定完全能胜任,所以我们的做法在BBC广播公司里面设有一个气象办公室,我知道在北京的情况也是这样的,就是说,它不是由播报员在新闻中心去播报,而是由电视台派出播报员去气象中心播报,这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做法。
在伦敦,BBC的总部,我们有24位气象学家,大家可能在BBC国际频道新闻天气播报里面可以见到他们,实际上我们知道让气象学家做天气播报并不是很容易的,在英国整个国家,整个气象学家里面,能够从事天气播报的不足1%,因为你们都知道,气象学家他们往往并不像播报员那么善于沟通,如果站到前台进行天气播报一定要进行非常好的沟通和交际。
实际上,谈到气象预报的话题,早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进行气象预报了,但是实际上科学上的气象预报出现在十六世纪、十七世纪,那时候人们有一些仪器测量风速、压力等等,从那时候我们开始了科学的气象预报。谈到英国的气象预报,早在1922年的时候,我们就在广播中进行了天气的播报,当时我还没有出生,1936年英国进行第一次电视上的天气预报,当然那个时候我也没有出生,但是很快我就出生了。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停止了天气预报,因为当时交战各国都把天气当作了一个机密,他们不愿意让敌军知道天气的情况。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才重新出现有气象学家所参与的天气预报。
我们最早的天气播报和天气预报的方式是在黑板上用粉笔来画,然后一边画一边解说,比较原始。然后逐渐用更多先进的技术来进行播报,明天我会在上海接受电视台记者的采访,采访的其中一个问题是你怎么看待中国天气播报的方法,中国天气播报的方式会不会出现什么变化,对于这个问题,我等一下我想听一下大家的意见,如果你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可以给我一些好的建议,你可能会得到一个大奖。
在英国,最早我们是一天进行3次天气播报,现在一天要进行140次天气播报,但是好消息就是因为我们每一次播报就有一次的酬金,所以从一天拿3次酬金到一天拿140次酬金,所以天气预报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值得的。在英国,我们BBC广播电台成立了一个气象办公室,我刚才也讲过,只有不到1%的气象学家可以站在前台进行天气播报的工作,那么我们怎么样挑选这些人呢?我们有一个所谓的试镜,这个试镜就好象我们今天晚上这样子,我们会搞一个社交的聚会,把所有可能适合的气象学家请到一起来,让他们去交流,看他们每个人的表现怎么样,从中找到适合站在前台进行播报的人。我们其实比较看中的一个条件就是他的个性,因为如果他站在前台,不管在电视频道里面,还是在广播频道里面,他都必须是善于沟通,要让他的观众能够愿意去倾听他讲天气的情况,所以我们通过这样的办法来挑选合适的天气播报员。
在中国和在英国情况都是很类似的,我们也有气象办公室,这个气象办公室从我们国家的气象中心搜集一些科学的数据,但是在这个方面,中国和英国的方向也是很相象的,就是气象中心提供的数据往往充斥着涵报,只有这些气象学家的数据他们才看得懂,他们拿到数据第一个工作就是要把它翻译出来,转换它的图表方式,用观众懂得的语言来进行播报。
对于一个气象播报员来说,他可能在专业知识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英国大部分的气象预报员,他们都是会接受几个方面的专业训练,可能是在军队里面的气象中心工作,或者他本人学的是这方面的学科,所以专业对他们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难就难在他们要用观众熟悉的语言进行气象播报。因为不管进行什么类型的播报,都要让观众听得懂。我们比喻成公交车站的语言,假如你在公交车站等汽车,你问明天的天气怎么样,他会用很普通的语言描述,那么普通观众通用的语言是我们气象播报员必须要掌握的。
所以,这种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沟通的能力就在于你所描述的语言一定要是观众所能理解的,我想在广州或者在北京都是一样的,就是气象学家他在一个图表前或者在一个地图前可以侃侃而谈,但是走到演播室,在前台面对观众的时候,他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跟观众沟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篇:大连数万海鸥飞到垃圾场里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