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网站 17016 个,网站目录分类 56 个,待审核网站 0

论文造假难查处 中国高校的“黄禹锡现象”

来源:上网看看浏览:202次时间:2011-07-16

“楼主:发现数据不对,好人发一下啊。

“2楼:自己改一下就好了嘛。

“楼主:就照书上的算了。

“4楼:不用算的吧,不是有软件么?

“楼主:我是说就照书上的例子的数据了。”

这段对话,是记者在浙江某高校校园BBS“学习交流”版上看到的。对话来源于一个题为“求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的帖子,“密立根油滴实验”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实验,可证明电荷的不连续性和测出电子基本电荷的精确数值。

这段对话显示出,我国高校理工科实验数据编造篡改的现象不仅存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较严重。

论文数据造假导致博士学位被撤销

2007年7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发布的一则消息曾引来广泛关注。

该消息声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一名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黄姓女博士,发表在化学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的论文中存在数据造假的行为。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认为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学术道德,因此决定撤销这名女博士的博士学位。

在此之前,这位女博士生的导师——著名有机化学家林国强院士在2007年3月就此事件向同事写的一封情况通报信,就曾引起学术共同体的巨大关注。

林国强院士在信中称,这位黄姓女生在博士论文阶段的工作之一是进行苯酞研究,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她“实现”了原希望的研究设想,并将其中催化部分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2006年,这位黄博士毕业后去了德国做博士后研究,她的苯酞研究课题就交由小组另一位姓冯的研究生继续。然而,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从2006年9月开始,冯在做实验时始终无法做出黄那样的数据。

林国强院士说,黄的论文数据显示产率最高可达99%,但冯以黄原来的工作为标准的模板反应进行多次重复试验,产率都仅在30%~50%之间。

冯在无奈之下只好与身在德国的黄多次用E—mail联系,讨教如何操作实验。黄回信表示实验操作应该没有问题,她相信问题可能出在一瓶试剂上,“但遗憾的是,那瓶试剂已经被完全用光了,连瓶子都已不知去向了”。

林院士此时已经预感到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他认为事关重大,无论是何原因都应该弄明白,于是,他联系黄,请她趁圣诞节放假之际,回研究所重做实验,并表示会为其报销国际旅费。

经过反复交涉,黄同意回国。她重复了自己的工作,但其实验结果却与冯的结果相差不多。

此后,黄对出现的问题采取了推托、回避的态度,并且表示,“不要再找我了,要怎样处理,你们看着办吧,我是不会再回头了”。

林院士说,为了慎重起见,他们又召开了两次研究小组组内会议,结果,在第二次组会上,组内讨论的结果均认为黄论文中有关实验数据是造假无疑。

鉴于此,林院士两次给《美国化学会志》主编去信,先是报告情况,然后请求撤销论文。与此同时,有机所学位委员会也成立调查小组展开调查,并将相关情况汇报给了国务院学位办等部门,并最终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撤销黄的博士学位的处理。

“她的造假,不仅是毁了她自己,也毁了我和小组的良好声誉”,林院士在公开信中说,“这是个沉痛的教训,但愿警钟长鸣!”

中国高校的“黄禹锡现象”

在我国高校理工科论文中,黄的行为并非个案。据记者调查,像黄一样为取得好的实验结果编造篡改数据的现象,不仅在中国高校中存在,而且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一位网友在网上质疑研究生教育时谈到,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怎样拿出支持自己结论的数据来,那就看个人的智商了”。

他说,不过,这里所说的所谓“智商”,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并不是指刻苦钻研,获取令人信服的数据能力,“而是另外一种能力,也就是做出类似韩国黄禹锡的‘事迹’却又不被发现的能力,说得难听点,就是‘编造数据’的能力”。

对于这一问题,记者联系了许多采访对象,然而大多数被访者讳莫如深。有少数愿意接受采访的,也一再要求不要透露个人身份及学校名称。

孙效是南京某高校信息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临近毕业,但是毕业论文中还存在多处问题,这让他非常头痛。

“论文中的几个数据确实还是对不上结论,应该要重新做一下实验,可是,这段时间太忙了,来不及重做,我想还是自己改改吧。”孙效说这是他的“实话实说”。

孙效的校友韩英则是该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认为现在理工科大学生论文中数据造假的现象并不少见。“其实文理科都一样,不过我们理工科相比较文科而言要困难点儿,因为我们毕竟不能违背基本的科学规律。当然,纯粹是自己瞎编的应该不多,因为很难自圆其说,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修改一下,控制在合理误差之内就行了。”

北京市海淀区某高校的学生李于则表示,由于是本科生,他们平时的课程论文涉及的实验多属于验证实验,所以数据有出入的时候,就参考师兄师姐以前的报告,或者稍微修改一下,“谁也不愿意再费事重新验证了”。

而对于造假的比例,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比例很高。韩英甚至表示,他们班80多个人,据他估计也就十几个人从来没有编造过数据。

天津某高校硕士生张亮则表示:“你看看现在网上越来越多的论文范文网站和遍地的论文‘枪手’,就应该知道这个问题有多严重了。”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一位本科生也在一篇反思实验数据造假的文章中表示,其在校园网上以“实验”为关键字搜索到的帖子有五六页,其中有不少是“求”实验数据的帖子,有的甚至直接“求”优秀实验报告。

无奈之举?

至于编造篡改数据的原因,受访者理由很多,有的甚至认为是无奈之举。一位网名为“广州老农”的网友就在天涯社区上写道,“我不否认,确实有不少人是希望能得出满意客观的没有任何人为因素干扰的数据来的,但是,种种现实逼迫着大家不得已而去为造假者的勾当,实在是非常无奈之举。”

有学生就把账算到了教师头上。“现在导师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来管学生,有的甚至一年见不了一两面。没有老师的督促和引导,单纯靠学生严格遵照学术规范做实验,也是不大现实的事情”。

不少学生自身的学术规范意识也很淡薄。比如有的学生就这样认为,反正毕业以后也不会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只要混一混能够让毕业论文过关,编造篡改数据也就无所谓了。

还有学生因为学校将毕业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相挂钩而产生压力,从而导致造假。近几年来,确实有多所高校曾传出学生毕业时部分毕业生因为发表论文数量不够,而未能如期获得学位的消息。

也有个别受访者认为,学校的硬件设施存在问题也是数据不实的缘由之一。韩英就表示,有些学校或院系实验条件有限,而且使用贵重仪器总得排队,所有实验都经过多种测试的想法很难实现,有学生只好以“估计”应对。

据了解,编造篡改数据的现象在毕业论文中最为严重。由于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导致许多学生在最后一个学年非常繁忙,他们不仅要花大量时间实习,而且还要准备考公务员,参加招聘考试,到处进行面试等,如此一来,做毕业设计的时间就大大压缩了。

“我们这些快毕业的人都忙着找工作,没有很多时间来做论文和进行调查。其实我们也不想在毕业论文中编数据,但问题是,毕业生没法安定心思搞研究。”张亮说,做出一篇好的论文,需要时间保障和良好心境,但处于毕业时节的学子们,这两方面都难以得到保障。

编造篡改数据的行为比抄袭行为难查处

由于验证过程繁琐,所以编造篡改数据的学术不端行为远比抄袭等行为难查处,这也导致了部分学生的投机心理。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在对黄姓的女生查处过程中,前后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林国强院士也在信件中表示,之所以耗时长,是因为“从发现问题到调查乃至弄清整个事件的真相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多次推敲和验证。”

从现实情况来看,对于怀疑数据编造篡改等学术失范行为的举报,因为难以验证而成为无头公案的现象确实颇多。

此外,高校对于编造篡改数据的行为惩罚力度不大也助长了造假之风。虽然各高校一般对理工科实验有相应的规定,然而,这些规定的执行力度却并不见得很到位,实验规定成一纸空文的现象也不少见。如发现造假情况,就存在老师和学生“私了”的情况。

北京某高校一位学生就表示,他曾在一篇专业课论文中造了假,被老师发现了,但老师只是给他打了个电话让他重新验证再写一篇,最后,给他的成绩也是及格的。

还有些质疑则指向了教育制度本身。有同学表示,他上的理工科课程形式死板,内容空洞,上课的时候只能埋头抄公式,实际操作很少,也难培养独立研究的能力。到了写论文的时候,虽然各种公式和理论都清清楚楚,但不知怎样去做去研究,任务不能不完成,最后就只好根据结论做数据了。

上一篇:神奇的微生物可以移动自身体重10万倍的物体

下一篇:杨振宁回顾一生:和李政道决裂是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