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网站 17016 个,网站目录分类 56 个,待审核网站 0

秦阿房宫的另类观点

来源:上网看看浏览:313次时间:2011-07-16

图片说明:《阿房宫图》清朝画家袁耀根据唐朝诗人杜牧《阿房宫赋》想象画出的阿房宫,也许阿房宫真的一直存在并被帝王使用,直到隋末唐初。

所谓的阿房宫,是《史记》、《汉书》等正史记载中的一座秦代宫殿,它豪华奢侈、规模宏大、结构精美,在中国的建筑史学中,具有一种里程碑式的、无可比拟的学术价值。

1994年,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经过一番实地考察,一致确认:秦阿房宫建筑遗址保存完整的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属于世界奇迹和著名遗址之列。此后,阿房宫是“天下第一宫”的美誉,也就传遍了整个世界。应该说,秦阿房宫和历代帝王的宫殿建筑一样,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当时建筑最高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古代聪明智慧的建筑工匠们,用自己的血泪、才华和奉献精神,凝结而成的劳动结晶。

千百年来,作为中国“标志性”建筑的阿房宫,人们一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阿房宫确实是古代工匠最光辉、最杰出的建筑创作,但由于建筑工匠,手巧艺精,不谙传言,所以没有留下可供后人追思的片言只字。也没有一位专家、学者,能够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去认真、系统地研究与阿房宫建设相关的技术性问题。因此,除了部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根据一些表面现象作了种种“推测、构想”之外,要真正谱写出一部属于建筑研究领域的阿房宫建筑史,还有许多实际的困难。很多建筑学家,也很想发表一些专业意见,但在史学界、考古界独占的学术论坛之上,恐怕是不可能有他们发声机会的。

因为,以“阿房宫”为题材的文学、绘画以及影视作品,经过专业作者不断地构思、创作,已经牢固地控制着人们的思维空间,《史记》、《汉书》又以官方经典的史料形式,像两座沉重大山,压得寻求“异端”的研究者,几乎都喘不过气来。

早就有人放出一句狠话:除非能够推倒《史记》、能够否定司马迁,不然就休想在“逆向”研究的道路上,再向前迈出任何的“一步”。想想也是,这“天下第一宫”的美名,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万一真有人弄出一点点“岔子”,岂不就要闹出“国际”笑话来!正是出于这样种观念和认识,因此当前有很多人,是很不希望“添乱”的,是很希望保持现状的。

只要能够保持现状,就能让古代文人作品中“写意、渲染、夸张”的阿房宫光辉形象,不会受到致命性的冲击和伤害;使那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阿房宫历史篇章,不管你信也好、不信也罢,它都将永远地留在世人抹不去的记忆之中。

因为,根据大量不实的阿房宫文字材料,早就给人们凝固了一个充满幻觉的、虚无缥缈的、捉摸不定的历史大奇迹。相反,在建筑学家眼中的阿房宫,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工程实体。

建筑的语言,不是文字、不是绘画,而是古代的建筑模型、或者是实用的工程图纸。看不到古代模型实物,见不到确凿的工程遗存,他们在认定阿房宫的建筑史料时,就要进行自己专业上的必要抗争。

从工程角度看阿房宫

从工程角度去看,史书记载中那座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并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障碍,只要有足够的施工工期保证,要按照当时宫殿建筑整体规划、布局的要求,将宫城、宫殿、苑囿及其相关的设施,都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当时是有条件办到的。比如:巨大的夯土台基,人力完全可以胜任;精美的栏杆底座,靠石匠雕凿并不困难;主殿所需梁柱巨木,进入深山能够采伐;建筑造型的精美斗拱,战国时期已经普遍采用;室内外的油漆彩画,早就用于大面积装修;奇花异草、玲珑怪石,取材于大自然的恩赐。构成阿房宫建设的所有技术要素,都是客观具备的,只要施工组织恰当,阿房宫的建设并非虚妄之谈。

如此看来,能不能说《史记》等史料记载,就是完全真实可靠的了?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因为问题出就出在“施工工期”的这四个字上。

人们都知道,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明确地记载着“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建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如果,把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认定为是开始修建阿房宫的时间,那么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邢台沙丘而停工,在这只有两年的施工工期内,又能够形成多大一点有效的工程量?

从阿房宫木材的使用 推断建筑时间

《容斋三笔》记载;“作阿房宫,……近山无大木,皆致之远方,两千人曳一柱,以木为轮,随而易之,计一柱之费已用工数十万。”建筑学泰斗刘敦桢先生著文说道:“历来营建大役,首重采料,大木所需梁柱斗拱。数量最众,采集不易,为自来大工最困难之事,……入山伐木,非数载不能出山。”

《两宫鼎建记》中也明确记载,“楠杉大木,产在川、贵,差官采办,非四、五年,不得到京。”另外,运到京城的大木,是不能立即用于建设的,因为原木之中含有机物质,是菌类生长的营养品,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干燥处理,里面的细菌,就不断繁殖,木质随之就要腐烂。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建筑“生木”。

木材是一种各向异性的材料,它各个方向上的膨胀和收缩率都很不相同。建筑上不能使用含水率高的木材,因为高含水率会降低木材强度,而且随着水分逐渐蒸发,又会使顺纹方向产生劈裂、或者使木材翘曲扭转,造成木结构的损毁。“生木”的这种性能,以及它在建筑上具有的各种破坏作用,早就被秦人所完全掌握。

在《吕氏春秋·别类》里,有“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木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的记载,就是一个明证。“生木”运到后,必须在水池中长期浸泡,将细菌灭除,然后存放阴凉通风之处,经过相当长时间,使其自然干燥后,才可以进行加工。

木材的采伐、干燥,仅是宫殿施工中部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这进山、出山的耗时,少则十年,多则百年,历来如此。进入宫殿的正式施工阶段之后,还需要有多长的建设工期呢?《新序》里说,“纣为鹿台,十年乃成。”战国时期,燕下都的庞大宫殿建筑群,自燕昭王开始,前后用了八十多年的时间。

驰名中外的圆明园,“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称得上是阿房宫的真实再现。据清代有关工程史料记载:它从康熙48年(公元1709年)开始,由五代帝王,历经一百五十年时间,才全部建成。清代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四十多里,用了八十七年时间。就连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的建设时间,也都在五十年以上。

除了文学家们的“虚构、创作”之外,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一定要坚持“三百里阿房宫”、或者它的“阿房前殿”,是在秦始皇当政的最后两年时间建设的,把这么一个“时空浓缩”的说法,当成是一种真实的历史,还要让它在古代工程系列之中、在古代建筑技术整体发展构架之中,占有它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显然是不符合客观思维逻辑的。

在《史记》的文字记载和工程的事实,当发生严重冲撞、对峙的情况下,人们正确的做法,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近几年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毓芳先生,以考古发掘材料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

阿房宫遗址的夯土台想象图

李毓芳率领的一支考古队,在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两年的考古挖掘之后,除了找到一个高大的夯土台基之外,始终都没有发现一点有如瓦当之类的秦代建筑痕迹,也没有发现任何被烧毁的炭迹、灰烬、红土和结块。

为此,李先生认为:阿房宫工程,当时除了已经完成特大的台基之外,大殿的上部木结构工程,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施工,阿房宫充其量只是一处“半拉子”的工地。她说:如果秦始皇当初建造的阿房宫,气势有那么恢弘的话,那么它的文化堆积,又都跑到哪里去了呢?基于以上疑点,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阿房宫根本没有建成,所谓秦朝末年“项羽”烧毁阿房宫的记载,也是一种子乌虚有的传言。

令人惊异的是,有关阿房宫问题的讨论,并未因此而画上句号。这是因为,还有一些更新奇、更有说服力的材料,正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它迫使人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再向前迈出更新的研究步伐。要想追溯有关阿房宫工程的本来面目,要想开拓阿房宫传奇历史的新领域,必须让公众获得以下与阿房宫工程直接有关的各项信息资料。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 网易探索频道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一篇:考古发现揭示绝世宫殿阿房宫最后的疑点

下一篇:《秦阿房宫的另类观点》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