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网站 17016 个,网站目录分类 56 个,待审核网站 0

日心说被烧死的人是谁,乔尔丹诺·布鲁诺/1952年在罗马被烧死

来源:上网看看浏览:266次时间:2020-11-17

在13世纪到17世纪左右,地心说一直是天主教教会公认的世界观,所以日心说的出现无疑是对教会的挑战。据称,第一个传播日心说的人,被教会判为异端烧死,那日心说被烧死的人是谁呢?我们一起去了解看看。

一、日心说被烧死的人是谁,乔尔丹诺·布鲁诺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发表的《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日心说。在此书出版以后的半个世纪里,日心说很少有人关注,支持者更是非常稀少,其中最为著名的支持者就是乔尔丹诺·布鲁诺了。

乔尔丹诺·布鲁诺(1548-1600)是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勇敢捍卫了日心说,并将其传遍欧洲。而在当时,地心说一直是天主教教会公认的世界观,所以日心说的出现无疑是对教会的挑战!

在16世纪,天主教的势力是极其惊人的,布鲁诺的日心说危害了教会的权利,所以他在1592年被捕入狱,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不过在后世,布鲁诺风评极好,他被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

二、地心说和日心说

地心说:地球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人类则住在半球型的世界中心,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从13世纪到17世纪左右,地心说也一直是天主教教会公认的世界观,它被教会利用,致使哥白尼、布鲁诺等科学家因此遇害,成为了教会控制平民的一种工具,制约了当时科学的继续发展。

日心说:与地心说相对,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地球则在围绕太阳不断运动。该学说的出现,将教会控制平民的手段弱化,在当时被称为邪教,但它却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其关键的推动作用!

如今的我们都知道,在太阳系,太阳是中心,地球等行星都围绕它运转。不过在过去,地心说传承了几百年,当时的人们一直以为地球是不动的,宇宙中的天体都围绕地球运转。那么,地心说是谁提出的呢?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详细了解看看。

一、地心说是谁提出的,欧多克斯

要说提出地心说的人,那他就是欧多克斯(约公元前400年生于奈得斯),是希腊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不过地心说真正得到完善和推广,还是靠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他们,是两个人将地心说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二、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内容

地心说:地球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人类则住在半球型的世界中心,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日心说:与地心说相对,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地球等八大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转。

三、地心说和日心说哪个对

从13世纪到17世纪左右,地心说也一直是天主教教会公认的世界观,它被教会利用,致使哥白尼、布鲁诺等科学家因此遇害,成为了教会控制平民的一种工具,制约了当时科学的继续发展。

而日心说的出现,将教会控制平民的手段弱化,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其关键的推动作用!所以地心说和日心说哪个对?不论是从科学上,还是从有利人类发生上,日心说才是正确对待。

在过去数百年里,西方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们一生致力研究,在物理界做出了杰出的功效。而在这其中,有几个非常出名,其中就包括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正是他的学术理论,后世人开创了摩尔单位,为目前先进的物理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的一生

1776年8月9日,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出生于意大利都灵,是当地的望族,他父亲菲立波曾担任萨福伊王国的最高法院法官,从小对他期望很高。

阿伏伽德罗中学是勉强读完的,不过可能是受父亲基因的影响,自1792年进都灵大学读法律系后,他的成绩突飞猛进;1796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开始从事律师工作。

1806年,30岁阿伏伽德罗开始对物理产生兴趣,这可以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很快他就在1809年被聘为维切利皇家学院的物理学教授。更不可思议的是,钻研物理刚5年,在1811年他就发表了阿伏伽德罗假说,阿伏伽德罗定律;

后来阿伏伽德罗到乡下的一所职业学校教书,1815年1月与马西亚结婚。1819年,阿伏伽德罗被都灵科学院选为院士;1832年,出版了四大册理论物理学;1834年被聘任为都灵大学教授,直到1850年退休;1856年7月9日在都灵逝世。

二、阿伏伽德罗的贡献

在律师业,阿伏伽德罗很早就放弃了,但在物理上他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在1811年提出了一种分子假说:“同体积的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时,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一假说称为阿伏伽德罗定律,这可以说是高考必考的知识。

三、阿伏伽德罗常数有多大

阿伏伽德罗定律刚被提出时,在当时物理界是不被认可的,在阿伏伽德罗死后的第十四年,科学家才了解并接受了阿伏伽德罗假说。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有多大?它是1摩尔物质所含的分子数,数值为6.02×10^23,所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一般取值为6.023×10^23/mol。

四、阿伏伽德罗定律极其推论

阿伏伽德罗定律是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同。推论可分以下四步: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小结:在高中物理课本上,摩尔这个单位非常常见,它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单位之一。然后它的出现,与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是分不开的,如果他没有提出,估计摩尔的出现会晚几十上百年,如此贡献值得我们去记住他!

地球是圆的,这是如今所有人都知道的事,不过在过去,人们都认为地球是方的,毕竟圆的人不能站稳。那么,提出地球是球体的科学家是谁呢?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一、提出地球是球体的科学家是谁

在明朝以前,中国古人都认为地球是方的,但在西方,却有人很早提出地球是球体,这个概念最先是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

不过提出地球是球体的科学家毕达哥拉斯并没有任何依据,仅因为他认为圆球是所有几何形体中最完美,这可能是数学家的天性!而对于毕达哥拉斯,相信就算你不认识,也学过它的定理——勾股定理。

二、证明地球是球体

自毕达哥拉斯提出地球是球体后,后面有许多科学家对此进行了推论:

1、约公元前3世纪,生活在亚历山大的科学家埃拉托色尼用几何学方法确立了地球的概念;

2、公元2世纪,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在他的《天文学大成》中也把地球说成是一个球形;

以上都是人类认识地球的重要成果,但这些证明只是一些数学推论和理论论证,没有能让人信服的证据。所以“地球是球体”直到后来麦哲伦的出现,才被得以证实!

三、地球是球体的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

文艺复兴时期,通过对古希腊的这些学说的研究,不少人开始相信地球是圆的。怀着这一信念,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他以亲身经历给我们带来了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要说提出地心说的人,那他就是欧多克斯(约公元前400年),是希腊天文学家。不过地心说真正得到完善和推广,还是靠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克罗狄斯·托勒密也被认为是“地心说”的集大成者,接下来一起去认识一下。

一、地心说的集大成者,克罗狄斯·托勒密

克罗狄斯·托勒密(约90年—168年)出生于埃及,父母都是希腊人,公元127年,他被送到亚历山大去求学。在那里,托勒密读了很多书,并学会了天文测量和大地测量,他一生著述甚,最著名的就是《天文学大成》。

《天文学大成》是一部西方古典天文学百科全书,它主要论述宇宙的地心体系,认为地球居于中心,日、月、行星和恒星围绕着它运行。正是托勒密的完善,地心说才得以传播,最终成为大陆公认的世界观,他也因此被成为“地心说”的集大成者。

二、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内容

地心说:地球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人类则住在半球型的世界中心,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从13世纪到17世纪左右,地心说也一直是天主教教会公认的世界观,它被教会利用,致使哥白尼、布鲁诺等科学家因此遇害,成为了教会控制平民的一种工具,制约了当时科学的继续发展。

日心说:与地心说相对,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地球等八大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转。

日心说的出现,将教会控制平民的手段弱化,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其关键的推动作用!

小结:看了以上内容,大家对克罗狄斯·托勒密这个人应该有所了解了吧!总之,他是一个杰出的学者,为后世科学做出了贡献,但其完善的“地心说”却成了教会毒害大众的手段,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

说到二十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大家都会想到爱因斯坦,其实除他外,还有不少人能得到此称号,比如欧内斯特·卢瑟福,一个发现了原子结构模型,被誉为“原子物理学之父”的男人!

一、原子物理学之父,欧内斯特·卢瑟福

在二十世纪,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也是其中一员,他在放射性和原子结构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于19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被世人称为“原子物理学之父”。

二、欧内斯特·卢瑟福是哪国人,新西兰

 

1871年8月30日,欧内斯特·卢瑟福出生在新西兰纳尔逊的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他在新西兰长大,23岁就获得了三个学位(文学学士、文学硕士、理学学士)。

1895年在新西兰大学毕业后,欧内斯特·卢瑟福进入卡文迪许实验室,成为汤姆孙的研究生,不久就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为原子结构的研究做出很大的贡献。

三、欧内斯特·卢瑟福的实验

说到欧内斯特·卢瑟福,就不得不说他的α粒子散射实验。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质子: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从氮核中打出的一种粒子,并测定了它的电荷(一个单位)与质量(也是一个单位)。这种粒子被卢瑟福将之命名为质子。

2、卢瑟福原子核模型:通过α粒子为物质所散射的研究,卢瑟福论证了原子核模型,从而一举把原子结构的研究引上了正确的轨道,也正因为如此,他被誉为原子物理学之父。

小结:看了以上内容,大家对欧内斯特·卢瑟福应该有所了解了吧!真没想到,高中物理中的质子竟是卢瑟福发现并命名的,而在同一时期,还有爱因斯坦这个人,20世纪正是一个物理学家爆发的年代啊!

在智利历史上,总统数量很多,但在其中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绝对是最特殊的一个,他本来是医生,后来入政当官,一步步成为了总统,而且还落选了三次,第四次才当上。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认识一下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这个人。

一、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

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1908年6月26日——1973年9月11日)是20世纪智利的一个传奇总统,他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后来在智利大学学医,期间积极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正是大学的经历,让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一步步进入政界,最后成为一位总统。

1、智力医生当总统

照理说,学医的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毕业后会当医生,但国家的不稳定,让他勇敢的站了出来。从1933年开始参与创建智利社会党,到1970年当选为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只用了37年。

2、三次落选总统

尽管最终当上了智利总统,但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曾落选三次!据了解,在1952年、1958年和1964年,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参加了三次总统选举,但均以失败告终,直到1970年9月-10月,他作为人民团结阵线的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最终才成功当选为总统。

3、1973年被谋害

自当上智利总统后,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实行国有化政策、土地改革、发展教育,加强智利同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和团结,与中国建交,可以说做的非常不错。但在1973年9月11日,军人集团发生政变,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在政变中以身殉职。

大家应该听过欧内斯特·卢瑟福,他发现了质子,开辟了原子物理学,被人誉为原子物理学之父。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詹姆斯·查德威克,他是中子的发现者,在原子物理学上有了突破性进展,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一、中子的发现者,詹姆斯·查德威克

在二十世纪,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詹姆斯·查德威克(1891年10月20日-1974年7月24日)就是其中一员,他凭借对中子的发现,完成了原子物理研究上的一项突破性进展,,获得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中学时期成绩平平

詹姆斯·查德威克尽管成就非凡,但他中学时代沉默寡言,而且成绩平平,并未展现过人的天赋。不过查德威克做事一丝不苟,而且有着不骛虚荣、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为他后面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初露峥嵘时被俘虏

进入大学的查德威克,在物理研究方面崭露超群才华,他被卢瑟福看中,毕业后加入了团队,开始从事放射性研究。不过好景不长,真当查德威克初露峥嵘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他投入了平民俘虏营,直到战争结束才获得自由重返科研岗位。

3、发现中子

1923年,詹姆斯·查德威克因为出色研究成果,被提升为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副主任,与主任卢瑟福共同从事粒子研究。1931年,通过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做过的实验,查德威克发现了一种中性粒子,他将其命名为“中子”。

4、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后来,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用中子作“炮弹”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和裂变中的链式反应,开创了人类利用原子能的新时代。1935年,因发现中子,詹姆斯·查德威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曾到美国从事核武器研究。

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朋友,对元素周期表应该不陌生吧,它是学化学时最先接触的知识。而说到元素周期表,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就是他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一、德米特里·门捷列夫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全名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他出生于1834年2月7日,是俄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发现了化学元素的周期性,并以此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907年2月2日,门捷列夫因心肌梗塞与世长辞,距离他73岁生日只有5天!

二、德米特里·门捷列夫牛吗,影响亿万学子

门捷列夫在化学生涯贡献杰出,他在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订正、分析和概括,并总结出了元素周期律。

之后,门捷列夫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并在表中留下空位,还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的性质。

所以德米特里·门捷列夫牛吗?可以说牛的惊人,正是因为他的贡献,后人通过不断发现,如今元素周期表已有118位,它成了如今亿万学子都要学习的内容。

三、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名言

人们为了纪念门捷列夫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如此名人,自然有名言留下,以下是几则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名言,具体如下:

1、科学的种子,是为了人民的收获而生长的。

2、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3、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万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错误中毁掉自己的生命。

导语:地球是大家共同的家园,大家都知道地球在不断自转当中,那么地球自转的动力从哪里来的呢,一起了解下。

地球自转的动力来源

地球一直都在不断转动当中,这个过程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不过人们感受不到地球的转动。地球之所以会公转是因为太阳引力在影响着地球,而且地球的公转让地球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说在太阳风的吹拂之下地球自转有了更多的力量,地球自身还有洋流或者气流,也让自转拥有了更多动力,这是自转动力的第一种说法。

另外有人认为地球之所以可以不停转动,主要因为它的能量来自自身。地球两级之间有着相当遥远的距离,磁场之间可能会发生反应。地球地下也不是平静的状态,所以地球磁场一直都在不断变化当中。有人认为正是因为地球内部的热量以及磁场的能量才让地球有着源源不断的能量进行自我转动。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地球自转能量来自于最开始地球形成的时候星云物质发生的坍塌,并且经过不断演变之后,地球自转能量在逐渐减小了。

宇宙万物的变化

除了太阳之外,还有很多事物都在不断演变运动当中,太阳系当中地球并不是唯一一个自转的,所有行星都是会自转,甚至于太阳也是在自转当中的,太阳自转周期并不稳定,大约时间是25.4个地球日,是从东向西转动的。

太阳系最开始还是最为原始的星云,后来在引力作用下坍塌了,并且在中心集中位置形成太阳,其他星球也在逐渐演变和形成了。在坍塌时候物质有一种引力势能,最终行星开始不停自转。地球的自转速度在地月潮汐作用下变得缓慢一些了。

解答:四书:《大学》传闻由曾子所作,《中庸》由孔子的嫡孙子思所作,《论语》是由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孟子》由孟子以及弟子编撰。五经:《诗经》传闻是由尹吉普收集,《尚书》是上古遗书,《礼记》是由戴圣所编,《周易》由姬昌编撰,《春秋》由史官记载。

四书五经是谁写的?

四书

1. 《大学》:属于《礼记》中的第42篇,主要有戴圣整合编撰而成,但经学术界研究,《大学》的文体繁复而且运用了大量的排语,颇有战国时曾氏儒派的风格,所以《大学》应该是战国时期曾参的作品。

2. 《中庸》:也是《礼记》中的第31篇,通篇采用对话式段落来编写,相传是孔子的嫡孙子思所作,这也是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儒家人物之一。

3. 《论语》:和《中庸》一样,主要是以对话语录的形式编写,记录下孔子和其弟子的语言和行为,也集中的表现着儒家思想的主旋律。

4. 《孟子》:正因为是孟子和其子弟,公孙丑,万章等所作,因而被称为《孟子》,现存14卷,也是四书中篇幅最长的一本,达3万多字。

五经

1. 《诗经》:周朝设有采诗官,基本上每年都会前往民间,收集一次乐曲,回宫整理给周王听,所以是没有具体的作者的,后由尹吉普采集整合,最后被孔子编为五经之一。

2. 《尚书》:相传是上古文化中遗留下来的作品,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所以具体的作者并无从查证。

3. 《礼记》:我们现在所指的是《小戴礼记》,由戴圣所写,还有另一个版本,是由戴圣的舅舅戴德编写,为《大戴礼记》。

4. 《周易》:据说最早是由姬昌所编,后被历代的筮官奉为经典,其中包含有八卦,卜相等。

5. 《春秋》:因为主要是以编年体的方式,讲述了鲁国国史,上下经历了2-3百年,因此很大可能是历代的史官编撰,也是五经中最长的一本。

上一篇:世界珍稀动物仅剩一只,40人日夜守护,比熊猫还珍贵

下一篇:世上最小的狗1毫米?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小的狗吗